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 
今日最新!指尖非遗绣乾坤
来源: 陕西日报      时间:2023-06-29 10:16:0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7日,陕西宝鸡市千阳县第六届西秦刺绣文化旅游香包节在宝鸡市西府老街举行,千阳县各刺绣合作社创作的30万件作品亮相,开始为期8天的展销活动。

千阳县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的发祥地和主产区。目前,刺绣已成为促进千阳妇女就地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据统计,全县建成刺绣产业合作社21个,带动1.2万名“绣娘”从事刺绣产业,2022年,实现产值8600万元,人均增收3800元。千阳“西秦刺绣”创新发展经验被国家文旅部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王海燕是千阳县水沟镇夹咀村村民,17岁时外出打工,在上海一家服装厂工作了15年。2009年8月,因要照顾老人、孩子,她回乡创业,办起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产业化开发家乡“西秦刺绣”非遗项目。10多年来,王海燕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带动就业500多人。

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千阳县采取高校培训大师、县上培训传承人、镇村培训骨干、合作社提升技能的方式,与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形成“校育师、师带徒、长传幼”阶梯培训模式,年组织各类培训50多场,命名“千阳绣娘”200人,带动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柿沟村绣娘王秀萍,带领100多名农村妇女专做仿真刺绣、现代造型。她开发的刺绣产品每件售价数千元,受到市场青睐,远销国外。王秀萍也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千阳县每年举办刺绣比赛、先进评选、参加省市技能评定等活动,鼓励绣娘提升技能,涌现出省市级非遗传承人8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广大绣娘在技能上得提升、经济上得创收。“千阳绣娘”被推荐为第三届全国劳务品牌。

近年来,千阳县联手高校开展文化创意、电商经营、营销理念等培训,开发出民俗文化、仿真刺绣、摆件玩具、儿童服饰、保健养生五大系列200多个刺绣新品,采用电脑设计、激光裁剪等新工艺,让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绽放灿烂色彩。千阳县培育电商营销骨干100多人,开设电商平台50多个,组织自媒体进行直播带货宣传。刺绣产品的网络营销,促进千阳刺绣产业发展。每年数千名大学生来千阳县采风研学,民俗体验游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